跟孩子一起思考哲学

插图的法语意思是,我们可以给予我们后代的,只有两件事物,根与翼。

跟孩子一起思考哲学
图片来自网络

这些天来,始终在讨论如何在游戏中获得教育理念的灌输。点击率一路走低,基本符合了金融市场的近期走向。哈哈一句笑谈,莫要深究。还好就是这份坚持的初衷就是跟有可能需要的父母分享,另外也就是给自己一个检讨空间。发现一些个可能自己还没注意到的细节。所以有人没人愿意看,我都会尽可能坚持下去。

因此萌生了写今天这篇思考的文章的原动力。我们中多数人,或者说很多时候都认为孩子的心灵是天真无邪的,单纯的,所以简单的总结成是幼稚的不成熟的。换句话说是不足考虑的。其实某些时候,恰恰是这份天真,不含任何杂质的思考基础才是人性本能的。不容易被误导的。跟孩子讨论很多深刻的问题的中间,那些个出于人性本能的反应,反而是我认为家长也可以大受裨益。让我们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间遗失掉了的那些东西。我们逐渐固化的思维模式越来越为我们做出正确抉择造成束缚。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,自以为是。我本人非常喜欢晚期毕加索的那句名言,我用一生的时间才学会像一个孩子一样作画。

今天是周末,早上起来带小女儿去林子里走了不到七公里。一路走一路聊。有的没的就不跟大家赘述了。但是有一个话题点是值得思考的。她问我为什么现在是秋天。我就开始给她解释四季更迭变化的原因。她问我说我们也会死吗?我说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要离开的那天,包括我们(似乎我比较回避死这个字眼,其实我想在孩子眼里死这个动词并不会如何不好,因为还没有经历生死离别)。结果她说那可要赶紧画一幅画。我很讶异,问为什么?要画什么?她说要画下来自己离开这世界前的样子。记录一下。既不需要考虑自己那时候是否还会拿的起画笔,也没有考虑那时候的样子是否难看。只是觉得那是生命的最后一刻,值得记录。我觉得这很唯美。很尊重生命的本源。我们似乎在疲于奔命中间都或多或少的忘记欣赏当下的美好,直到接近终点的刹那才幡然醒悟,可惜通常为时已晚。

还记得当年在大女儿同龄的时候,我们曾经也发生过类似的讨论。那时候我的母亲才刚刚离世,我还没能完全从哀悼中走出来。可是女儿的一些言语在让我潸然泪下的同时,也带到了很多觉悟。在生死这件事情面前,孩子毕竟还很遥远,心智也不是完全成熟。可也正因如此才能更纯粹的看待问题。大概是这样的,她问我为什么会有些树变得光秃秃的,我说是因为是秋天。那秋天为什么就会落叶呢?我说因为温度降低后,树叶在通过减少树叶从而达到减少水分蒸发。而且落下的叶子再次成为新的树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。待到春暖花开,又是一个新的开始。她就联想到那爸爸也会死吗?我说会的,而且爸爸的妈妈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。当时的这个讨论既让我很哀伤,想到过早离开我的母亲,也让我在疼痛之余感悟这何尝不就是轮回本来的样子。斯多葛学派重要观点之一就是,人生下来就要逐步走近死亡这个注定悲剧的结局。只有接受这个设定后,努力珍惜当下,抛弃所有虚无缥缈的东西才是根本。

大女儿小学五年级的时候,她班上老师问过一个讨论题。如果你的伴侣病重,需要药物。药剂师因为你没钱不肯给你。你是选择偷,违背道德准则但是拯救了爱人的生命,还是选择看着伴侣就这样离开,违背人类本能的情感?我开始觉得问题太残酷了,这岂是小孩子想得通的道理。可是后来又觉得我们生活中这种问题其实并不罕见。何况老师还说了,没有标准答案。也没有评判。只是想引发大家的思考。试想之,如果我们在商店偷一件衣服因为我们买不起而且又十分需要,是否仍然有跟上面这个问题异曲同工的地方?我觉得这类思考对我们的人生接下来的路,那注定有坎坷的旅程太重要了。最近在读的一本哲学书从头到尾都是这个方式在进行。每一个命题都有好多种不同的可能。重要的不是找到那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,而是通过对答案的思考而挖掘人性本源的内里所在。选择伦理道德?那么不同的社会形态跟时期又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。选择本能?那哪个个体的本能选择又能脱离开生长环境,人文环境,社会环境的影响呢?

希望大家可以不戴有色眼镜,以家长本位来看待孩子。而是将他们视作一个完整的个体。时常征询他们的意见。让他们尽早养成思考的习惯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生观。让他们的选择是因为自己的考量而不是我们的推介。这不仅仅可以让孩子们终生受益,同时也让我们自己时常看见人性本能,另外一些个还没有受到过多后天影响的心态如何选择。我想这是作为家长跟孩子彼此馈赠的弥足珍贵的人生礼物。

孩子们加油!家长加油。

跟孩子一起思考哲学